返回首页

关于不念旧恶网友会怎么评论?

时间:2024-04-14 来源:原创/投稿/转载作者:管理员点击:

  为何要找罗帅?不仅仅是找老首长撑腰这么简单:罗帅当时恰好是解放军总干部部部长,上将、中将级别的划分和提名,罗帅是有很大发言权和部分决定权的。聂鹤亭认为找这位老领导发发牢骚、说说委屈,很可能就会把自己的中将给换成上将,从而有更好的待遇。罗帅在我军将帅当中是有名的儒帅,处事稳健、公平,授衔这样的大事,自然不会拍脑门来决定,也不会因为曾经下属的几句话而有什么改变。见聂鹤亭抱怨个不停,一个劲地往外摆自己的老资格,罗帅罕见地发怒了,说了一句话:就你这觉悟,我看授予中将都嫌多!说完便让警卫送客了。

  那么聂鹤亭到底算不算所谓的“老资格”呢?1926年入党的聂鹤亭,同年参加北伐战争,1927年南昌起义时已经是11军的一名连长,要知道后来四野的林帅此时也是连长级别。而到了红军长征时期,聂鹤亭升任红一军团1师代理参谋长,已经属于我军高级将领。抗战期间,聂鹤亭曾出任军委作战局局长、晋察冀军区参谋长等重要职务;解放战争中成为辽北军区司令员,1948年辽沉战役时,率部参加长春围困战,为东北解放立下大功。论资历,聂鹤亭授予中将或上将都是适当的。

  不过罗帅和聂鹤亭在四野共事过,他对于四野将领十分了解。客观而言聂鹤亭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发展及贡献速度已经有所放缓了,特别是在四野将星如云、年轻将领特别多的环境中,部队非常注重实际战功,而非过往的辉煌资历。55年聂鹤亭在综合评定下获得中将军衔,也没有什么问题。罗帅为人正直、人品有口皆碑,这次总体负责全军授衔工作,更是要避嫌,对于四野中可授上将也可授中将的人员,特别需要秉公处理,不会进行照顾。

  聂鹤亭从罗帅家出来以后,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,额头直往外渗汗珠。回家之后聂鹤亭再也不想什么军衔和所谓的老资格之类的事情,拿起笔认认真真给罗帅写了几千字的检讨书。原本聂鹤亭很可能因为此事丢掉军衔,鉴于他良好的认错态度,及时摆正了心态,组织最后决定不作处罚。但也不能不警示一下聂鹤亭,便在授衔仪式后的第二年才为他单独补授了中将军衔,这就是1955年授衔现场为何少了聂鹤亭的原因。

  虽然这件历史往事听起来比较尴尬,但是希望读到的朋友们不要当成一个笑料。战争年代,像聂鹤亭这样的将军出生入死数十年,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,55年评定军衔时有自己的一点想法,事实上也不是不可以理解。况且他只是一时没有想开,冷静之后马上反思并主动找上级道歉了。就革命贡献和军人品格而言,这只是一件小事,无损于老将军的荣誉。

【责任编辑:管理员】
随机推荐 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