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4-04-01 来源:原创/投稿/转载作者:管理员点击:
公告内容显示,2023年万科集团营业收入4657.4 亿元,同比下降7.6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.6亿元,同比2022年的226.9亿元下降了105.3亿元,降幅46.4%。
在此背景下,万科集团的8位高管自愿放弃2023年度奖金,另外,自报告披露之日起,董事会主席郁亮、总裁祝九胜、监事会主席解冻自愿领取月薪税前1万元。
根据年报,2023年在万科集团全职工作的8位董事、监事、高级管理人员自愿放弃2023年度奖金,2023年在任职期间内从万科集团获得的税前报酬合计766.1 万元;4位独立董事2023年在担任董事期间从万科集团获得的税前报酬合计人民币150万元。
至此,万科集团管理层的2023年度税前报酬总额合计降至916万元,同比2022年的3466万元减少了73.6%。
另外,自报告披露之日(2024年3月28日)起,董事会主席郁亮、总裁祝九胜、监事会主席解冻自愿领取月薪税前1万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已经不是万科集团管理层首次降薪。2021年万科集团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从415亿元降至225亿元,降幅46%,万科面临上市三十年来第三次利润下滑,郁亮当年自愿放弃其2021年度全部奖金,当年领取税前薪资154.7万元。两年时间过去,2023年,郁亮在万科集团领取的薪资再次下降至127万元,月薪约10万元。
作为行业的头部企业,万科集团管理层过去的薪资不低。据wind平台统计的数据,郁亮2014年~2016年任职万科集团总裁期间,每年的税前报酬约980万元;自2017年任万科集团董事长以来,2017年~2020年四年间,郁亮每年在万科集团获取的年度税前报酬均高于1100万元,2018年获得的报酬最高,为1253万元,月薪约100万元。
税前报酬不包括公司分红。2014年以来,郁亮一直持有万科集团的股份约为730万股,万科集团2014年~2022年每年均保持分红,每股股利在0.41元~1.25元不等。2023年,万科集团决定不派发股息,不送红股,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,是自从1992年以来首次不分红。
郁亮表示,市场短期显然是超跌了,未来住宅建设的中枢值是10亿平方米,目前支持政策已大量出台且力度超过以往,伴随政策效果显现,相信市场会逐渐恢复。
郁亮认为,住房需求需要动态观察,未来空间依然广阔。一方面,美好生活标准在不断提升,无论是人均居住面积,还是住房设施、小区环境等,都存在改善空间。另一方面,城镇化进程没有结束,新增住房需求依然存在,2023年我国新增城镇人口1196万人。2023年住宅新开工面积不足7亿平方米,较2019年的高点下降了59%。因此,短期来看,市场显然是超跌了。
在郁亮看来,当前支持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已大量出台,力度超出以往年度,随着政策效果的体现,相信市场会逐渐恢复。他同时指出,去年中央提出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“三大工程”建设,将促进经济回升,也会为房地产企业提供更多发展空间。万科在城中村改造、保障房领域都有项目,未来将继续发挥自身在小户型建设和代建等方面的能力和优势,积极参与。
对于外界高度关切的万科是否有信心“活下去”问题,郁亮表示,万科管理团队坚决不躺平,一定会跨过这个阶段性关口。公司将加大盘活存量、不动产变动产等工作的力度,未来两年削减付息债务1000亿元,以保障公司安全。他相信,公司过去多年在开发经营服务方面所建立的能力,有助于万科在行业新发展阶段成为优秀的企业。
郁亮坦言,要“活下去”,业务能力好只是一方面,公司还需要强化底线思维,做好极限情况下的压力测试,做出更充分的准备。虽然万科很早提出“活下去”,但考虑还不够全面。在市场的变化下,过去稳健的标准不一定能完全保障公司安全,因此需要强化底线思维,进行更充分的准备。
万科管理层表示,在去年11月6日与金融机构的交流沟通会上,深圳国资做出非常积极的表态,那次会议以后,深圳国资采取了4大类措施,以市场化和法制化方式来帮助和支持万科。
目前这些项目的进展的情况有的已经完成,有的已经支付诚意金,还有的则正在逐步落地过程之中,这些项目如果全部落地完成以后,预计可以帮助万科释放的流动性在百亿规模以上。
据新京报报道,对于万科评级下调对融资影响、万科与金融机构融资传闻等问题,祝九胜表示,评级下降对万科有影响,但是没有大的根本性影响,影响相对有限,“公司确实在短期遭遇挑战与压力,不断在复盘,公司能力与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变化,不会有太大问题。”
在银行贷款方面,祝九胜表示,一直以来,公司与银行的合作是基于良好的战略、长期的合作关系,长期合作银行有26家,都很支持万科。“行业下行,销售与回款下行,银行在风险防范上是我们的同盟军。银行皱了眉头,提了忠告,给了宽松,合作银行给我们1到3年的转换期。”
“总体上,我们会采取多渠道的融资策略,与融资机构相向而行、互相成就,行业遭遇挑战时,感恩金融机构的支持。”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说。
据蓝鲸财经报道,万科董事会秘书在3月29日的业绩推介会上对此作出回应:“万科一直以来非常注重现金分红来回馈股东,连续31年分红1030亿元,历史平均分红率33.3%,也是万科历年股权融资的2.8倍,这也是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。基于这个背景,董事会在考虑取消2023年分红的时候,真的是非常艰难。”
“当前行业还在深度调整中,1—2月份百强房企销售业绩下滑超50%,万科的销售下滑40%多,整个市场的信心还在恢复之中,经营的不确定性还存在,基于此,万科也跟债券投资人和股权投资人事先做了一些沟通。”朱旭表示。
据她介绍,万科投资人在分红方面存在一些分歧,如债权投资人希望公司不要分红或者减少分红,保留更多的现金储备,应对未来债权的偿还;股权投资人则分为两类,一类能理解,希望公司不分红,保留更多现金储备,确保经营安全,另一类希望公司能延续以往的分红政策。
“综合债权投资人和股权投资人的意见,董事会基于非常深入的讨论,还是决定在2023年度取消分红,帮助公司更好地应对特殊时期的不确定性,保障经营安全。非常恳请投资者给予我们理解。”朱旭说道。
万科今日在线年度业绩推介会,万科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祝九胜在会上表示,总体来说,公司在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,仍然保持、守住了安全底线。虽然部分短期指标,比如在手现金、现金短债比的压力有所加大,但这些挑战都是阶段性的,公司已经做好了积极应对,也得到了深圳国资、大股东和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。万科有信心,也有能力去应对目前的挑战。
祝九胜还表示,万科大股东深圳地铁即将完成百亿级的实质性的支持,新的资金来源是足够的,原有的缺口一定会被弥补。
在谈及融资状态时,祝九胜表示,当前万科融资的状态还是正常的状态,客观说有压力,但这一关万科一定能闯得过去。他本人觉得,跟融资有关的这种挑战有三方面:一是开发业务收支不平衡带来的挑战;第二个是融资模式改变带来的挑战,以往是可以一笔大金额就可以提款,现在要转到项目,按工程进度才能提款;第三个挑战是整个经营业务的的布局,即经营业务的收益率不足以覆盖整体上利息爬坡的状态。
在谈及融资计划时,祝九胜表示,老天爷关了万科的一扇门,过往是总对总的信用融资。但同时也为万科开了两扇窗。其中之一是,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,俗称项目白名单,万科已经有30多个项目入选白名单,名单还在不断上报中。另外,万科也关注到经营性物业贷,万科今年前三个月经营性物业贷新增了约100亿。万科可以做经营性物业贷的资源是丰富的,资产也是足够的,未来经营性物业贷方面会芝麻开花节节高。
就与银行合作情况,祝九胜表示,万科长期以来跟银行都是良好的基于战略、基于长期的这种合作关系。万科短名单合作银行有8家、长名单合作银行16家,长期合作的银行有26家,这些银行长期都很支持万科。当行业下行销售下滑、回款减少情况下,银行在风险防范方面是万科的同盟军。他并表示,银行贷款之前是总对总的信用贷,监管政策的变化必须转向项目制,抵押模式一夜之间转过来,有1-3年的转换期。祝九胜提到,银行关切三个问题:第一钱流到哪里去,第二资产项目在哪里,第三现金流和货值够不够。这三个问题回答得好,银行肯定是支持的态度。
就与险资合作情况,祝九胜表示,万科与众多的保险公司有合作,险资支持公司的方式更多是以债权计划对应经营性业务,在期限设置上以“5+1+1+……”的形式进行,是否“+”的选择权有时候在险资,有时在万科,临近“+”的时候,双方就会坐下来谈谈。特别感谢各大保险公司长期对公司的支持,长期有耐心的资金让万科在经营性业务的经营上更从容、更有韧性。险资的支持让公司在转型的路上决心更高。
对于未来行业走势,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表示,行业已经很难回到过去的高点,但前景依然广阔,“市场超跌”看法没有改变。郁亮指出,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市场的变化,他提及两个方面,一个是住房需求依旧存在,另一个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并没有结束,他预计未来住宅需求建设维持在10亿平方米左右是中枢值,这个数值相对也是可以确定的。但在过去一年,我国新开工的住宅开工面积不足7亿平方米,比2019年的高点下降59%,所以,从这点上讲,郁亮认为市场应该是超跌了,对于市场的看法与之前一样,没有改变。
就公司2024年工作重点,祝九胜称,2024年公司要确保安全底线,希望开发业务坚持跑赢大势,经营层面现金流为正,并加强大宗交易和股权交易工作,回款达300亿元以上。与此同时,祝九胜提出,公司依旧将坚定降杠杆,推动融资模式转型,未来两年削减付息债务1000亿元,积极利用经营性物业贷等融资工具,全面融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,推动融资模式转型。公司也将推进组织精简高效,保持骨干员工稳定,支持业务发展,节衣缩食,压降管理费用。
就公司评级被下调,祝九胜表示,主要的评级公司对万科的评级确实有所下调,但公司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性的大的变化。评级下降肯定是有影响的,但没有大的根本性的影响,目前看来影响相对有限。
就资产交易,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肖表示,未来公司会持续推动经营性业务模式由重到轻,而资产交易是业务由重到轻并持续提升经营水平的一个重要路径,所以,万科2024年资产交易规模会比2023年更大。据悉,2023年万科资产交易金额为123亿元。
就公司分红问题,据万科2023年度报告,当年度将不派发股息,这也是万科上市以来首次不分红。万科董事会秘书朱旭对此作出回应称,万科一直以来非常注重现金分红来回馈股东,连续31年合计分红1030亿元,历史平均分红率33.3%,也是万科历年股权融资的2.8倍,这也是公司一直引以为傲的。基于这个背景,董事会在考虑取消2023年分红的时候,真的是非常艰难。
朱旭表示,当前行业还在深度调整中,1-2月份百强房企销售业绩下滑超50%,万科的销售下滑40%多,整个市场的信心还在恢复之中,经营的不确定性还存在,基于此,万科也跟债券投资人和股权投资人事先做了一些沟通。
据朱旭介绍,万科投资人在分红方面存在一些分歧,如债权投资人希望公司不要分红或者减少分红,保留更多的现金储备,应对未来债权的偿还;股权投资人则分为两类,一类能理解,希望公司不分红,保留更多现金储备,确保经营安全,另一类希望公司能延续以往的分红政策。综合债权投资人和股权投资人的意见,董事会基于非常深入的讨论,还是决定在2023年度取消分红,帮助公司更好地应对特殊时期的不确定性,保障经营安全。非常恳请投资者给予公司理解。
3月28日晚间,万科集团发布了2023年度业绩公告。在不少房地产上市公司亏损的背景下,作为行业的头部企业,万科集团也没能幸免。公告内容显示,2023年万科集团营业收入4657.4 亿元,同比下降7.6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.6亿元,同比2022年的226.9亿元下降了105.3亿元,降幅46.4%。
在此背景下,万科集团管理层在2023年集体选择降薪:2023年在万科集团全职工作的8位董事、监事、高级管理人员自愿放弃2023年度奖金,2023年在任职期间内从万科集团获得的税前报酬合计766.1万元;4位独立董事2023年在担任董事期间从万科集团获得的税前报酬合计人民币150万元。
至此,万科集团管理层的2023年度税前报酬总额合计降至916万元,同比2022年的3466万元减少了73.6%。
另外,自报告披露之日起,董事会主席郁亮、总裁祝九胜、监事会主席解冻自愿领取月薪税前1万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已经不是万科集团管理层首次降薪。2021年万科集团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从415亿元降至225亿元,降幅46%,万科面临上市三十年来第三次利润下滑,郁亮当年自愿放弃其2021年度全部奖金,当年领取税前薪资154.7万元。两年时间过去,2023年,郁亮在万科集团领取的薪资再次下降至127万元,月薪约10万元。